Silk Culture /丝路密码
Summary
概述
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,没有隐没住这条长长的古道,因为正是通过丝绸之路,世界认识了柔软的中国丝绸,认识了深厚的中华文化,认识了中国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。浙江省丝绸文化研究会会长、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董事长李建华先生重走丝绸之路,走访丝绸之路沿线的十多个城市,累积阅读5000多万字的文字材料,不停地寻访、追问、思考,与各行业的专家作了大量交流之后,最终选了6件丝绸珍品,做客《百家讲坛》,通过一件件丝绸国宝和一个个待解的谜团,再次探究这条神奇的丝路。
  • 1
    探秘马王堆素纱襌衣
    以与张骞大约同一时期马王堆汉墓素纱襌衣为切入,引出马王堆出土的大批丝绸文物。以此说明这一时期汉代丝绸到达的水平,解答为什么丝绸之路要以“丝绸”来冠名。中国丝绸经由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后,就引起了丝绸热潮。对丝绸的渴求导致西方想得到中国丝绸技术。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传丝公主和两名传教士窃取桑蚕种的故事,但李建华以其专业知识,否定了这两个事件,认为蚕桑技术西移是一步一步,一站一站,向西传播,绝非一个人或者两个人能完成。
  • 2
    “五星出东方”之谜
    以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织锦护膊为切入,从纺织技术上说明丝绸之路对中国丝绸织造技艺的影响。借由“五星锦”叙述一段汉朝打击匈奴,保卫丝绸之路的故事。汉代之后,中国丝绸织造技术继续发展,隋唐之后,中国丝绸织造由经线起花转变为纬线起花,也就是“纬锦”。这其中的变化,便是因为丝绸之路开辟后,中国与中亚地区织造技术交流的结果,纬线起花的技术一举突破了经锦色彩上的制约,使中国丝绸色彩更加丰富,纹样灵活多变,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中国织造技术。
  • 3
    “四天王狩狮纹锦”之谜
    以7世纪隋代的“四天王狩狮纹锦”说明丝绸之路对中国丝绸纹样的影响。该锦纹样来自波斯萨珊,又由中国织工织造,然后传到日本。隋炀帝向西北拓疆,举国力招商,促进了陆上丝路的繁荣,西方纹样才能传入中国。此外,他积极推进海上丝路的深度和广度,“四天王狩狮纹锦”才能作为国礼赠与日本。锦上的联珠纹深深影响了中国丝绸纹样,它不断融合中国元素变成今天我们熟悉的团花等传统纹样。正是中国丝绸人开放包容的精神,才促成中国丝织艺术的发展和繁荣。
  • 4
    法门寺“金衣”之谜
    以法门寺出土的5件唐代蹙金绣丝绸为切入点,从丝绸用金的角度来说明丝绸之路对中国的影响。丝绸用金在唐代发展到最高峰,五件金光闪闪的丝绸文物,不仅是物品本身,更展现了一个盛唐气象。接下来李建华从中亚的康国、长安的西市、以及唐代外交机构鸿胪寺三个地方,带大家感受唐代疆域的辽阔,商贸的繁荣,以及国际的胸襟,以此说明丝绸之路带给唐代的活力和因此产生的盛唐气象。最后,他得出一个观点,丝路通,则国强,国家强,则丝路更通,而大唐盛世就是最好的诠释!
  • 5
    藏经洞绢画之谜
    以藏经洞绢画为点,思考为什么水平如此之高的艺术文化宝库偏偏出现在敦煌?这与敦煌在丝绸之路上的地理位置及一些人为因素有关。那个时代,当西来的商人跋山涉水,历经重重磨难,走到中原第一座城时为感谢上天保佑,会建窟供奉,以表诚心。而从东往西去的商人、使者,在进入戈壁沙漠,经历九死一生前,也会祈求上天庇佑,所以也会建窟供奉。多民族商人在这里寻求精神寄托,多元文化和艺术在这里交融绽放。这是莫高窟出现在敦煌,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。
  • 6
    郎世宁《百骏图》之谜
    丝绸之路,到了清朝不能简单理解为一条具体的路线,一条“有形的路”,更应该理解为一条“无形的路”,是东西方、多层面,沟通、交流、融合的概念。所以本集以清代郎世宁的作品《百骏图》为切入点,一方面以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人与郎世宁的关系,对待洋人的态度变化为脉络;另一方面,从更大层面上,则以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朝对外政策的改变为线索,探索清朝这个大时代背景下,丝绸之路的兴衰,以及这种兴衰对丝绸, 甚至是中国的影响。
转 至 顶 部
微博二维码
WENSLI万事利微信订阅号
2018© 万事利 02175200480  浙ICP备17030623号-1